火药味十足!中美高层激烈交锋,对中国纺织行业的影响有多大?
火药味十足,世界格局又在悄悄发生动荡。
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杨洁篪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我们希望这次对话是真诚的、坦率的。
杨洁篪强调,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
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王毅表示,过去几年,由于中国的正当权益受到无理打压,中美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这种局面损害了两国人民利益,损害了世界稳定与发展,不应再继续下去了。
对抗向对话的转变
中美亚太的纷争正在呈现出新的趋势,那就是对抗向对话的转变。虽然这种转变为中美两国渴望和平的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我们也应看出拜登政府发起此次会话的真正意图。显然,这将是拜登入主白宫以来与中方进行的首次官方会谈,其结果或将对未来中美两国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拜登总统亲自提拔的美国国务卿,新官上任的布林肯似乎还未对中国表达出任何善意。对此外界也纷纷猜测,美方口中的会谈并没有“和谈”的意思,更多的则是表明美方对中国的立场,为拜登任内的美中交往定下基调。
而依照美国政府官员们透露的情报,双方会谈内容不但包含了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开放性话题,更有香港、台湾以及中国或对澳大利亚实施的“尚未公布的经济禁运”等敏感性话题。两国会议地点已确定在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拉治,该城市与北京、华盛顿两地距离相当,是美国高级官员跨越太平洋访问时常用的经停站。
拜登政府能够在上任不久后就主动作东邀请中国官员做客,体现出了与之前特朗普政府不同的一面,那就是意图将中国从“美国公敌”转变为“竞争对手”,真正做到中美两国合作与对抗的均衡,这与美国前国务卿、国际政治学均势理论大师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提出的中美关系构想如出一辙。从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拜登正在逐渐降低与中国正面对抗的力度,已尽量避免基辛格一再强调的“两国因缺乏沟通而引发全面战争的危险”。
纺织企业如履薄冰
国际动荡的局势,无疑让纺织企业接单“难上加难”,一家做外贸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中美关系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今年疫情的冲击让很多企业无单可做,但中美关系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一旦中美关系开始紧张,很多客户下单就会变得比较犹豫。
今年我们就没有接到过美国的订单,现在在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同样,另外一位布老板也深有感触:“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虽然不是即时性的,但它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会凸显出来,我们的客户有70%是美国的,从去年开始下单量就变少了,听说,他们把一部分订单转移到了越南、孟加拉、土耳其这些地方制成成衣后再出口到美国。”
随着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疫情的反复、经济的衰退、需求的减少以及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竞争等因素,让纺织老板如履薄冰。
前期忙碌多来自“市场单”
年后的纺织市场表现出了几个明显的特征:原料涨价、面料热销、染厂坯布爆仓、染厂生产拥挤。其实这几个状态都跟“市场单”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原料涨价的刺激下,拥有囤积坯布实力的市场单客户,大量入场,迅速抢购年前的低价坯布。接着他们将无处可放的坯布全部送进染厂仓库,随后这些数量巨大的订单就拥挤在染厂的各个生产环节。
但这类订单来得快,去得也快,百万米订单可能一个星期就能出货。据一位贸易商介绍,他们在做的市场单一向对时间非常敏感,他们打颜色样基本当天就能拿到,车间里生产基本也都是包缸、包机。最近在做的200万100D四面弹三天之内就发走了两大卡车几十万米。
行情来了,市场单会将染厂推向旺季,但市场单一旦生产结束,染厂订单将出现明显的后劲不足。特别是今年的终端市场持续处于观望、等待之中。
价格上涨,订单取消、客户观望
一直以来市场都是“买涨不买跌”,去年原料价格持续走跌,所有织造市场几乎都是随买随用,很少囤积原料。但今年年后原料价格上涨,织造市场也依然备货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此次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时间过急。
在面料端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坯布价格年前前后相差0.3-1元/米,基本都是20-30%的涨幅。要知道目前下游面料产品的利润大都只有10%左右,成本的大幅上涨会吃光所有利润。
年前的订单,维持原价,贸易商则必然亏损;上调价格,则客户难以接受。最终贸易商多与客户处于僵持状态,订单推迟取消的也时有发生。
据一位户外面料贸易商介绍,今年它们因为原料涨价,也跟着上调了面料价格,但终端客户根本不接受,订单都取消了,现在手头只有一些打样在做,没有像样的订单了,今年的行情甚至感觉还不如去年。
要求时间快、价格低的市场单只能说是维持印染厂的正常运转,很难给印染厂带来过多的利润。以近期热销的100D四面弹染费为例,目前大多数染厂的染费都在2元/米以上,但是市场单的染费要求常常在1.5元/米左右,两者相差巨大。印染单靠市场单很难获得真正的旺季,另外真正的旺季来了市场单也会有所回避,从而避免染费价格难谈、交期延长的情况。
终端面料、服装因为涨价过快的问题,订单持续萎缩。目前上游原料价格已经开始回落,但跌至去年的价格可能性不大,毕竟疫情好转,全球经济已经处于复苏的状态。下游客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接受价格上涨,或许只有那时印染市场才能真正好转。
不管怎样布老板对下半年的行情还是要有信心,目前市场上一些功能性面料以及有特色、时尚的面料情景依旧很好,在接下去的时间里,纺织企业不如选择修炼自身内功、积极开拓客户,等待行情的复苏。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