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拖累的市场,接下来该怎么走?
3月以来,一些国家解除或即将放宽防疫措施、重开国门,随着奥密克戎变种的迅速传播。国际方面,多国确诊病例激增,欧洲和亚洲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上升,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尽快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警惕解除限制措施。国内方面,本土疫情已经在多地蔓延,每日新增确诊、无症状感染者数量较多。当前,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连续第二周反弹,我国新增本土感染者数量仍处于高位,波及地市范围持续增大,疫情仍在发展阶段。
疫情不仅仅影响消费和服务业,它还会通过交通物流、地产销售等环节传递向制造业、建筑业。本轮疫情防控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呈现出持续时间长、感染者多的特征,以往本土疫情发生后第10天左右达到峰值,但本次已发生一月有余,多个省份单日新增感染者并未呈现回落趋势,影响省份和相关城市经济体量均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有机构测算将拉低一季度全国GDP增速0.3%-0.8%。
另外4月以来在国内疫情进一步严峻的形势下,将对化纤织造市场再次造成一定的冲击。
而在此情况下PTA等上游品类的成交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加上油制成本的太高,PTA的加工费被疫情拖累,弱化至100以内的多数装置亏损水平,开工率也持续下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疫情导致的开工弱化虽然在PTA跟随原料上涨的过程中明显打击到了市场信心,但是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品种供应,对品种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所以综合来看,疫情在聚酯品类的影响较为复杂,仍然需要结合不同的实际上下游开工影响幅度去对品种价格进行判断。
一季度,化纤行业运行已经遭遇了重重困难。
受疫情影响,化纤产业集聚地局部物流受阻,下游需求低迷,叠加化纤成本居高不下,且难以顺利向下游传导,化纤行业开工率有所下降,经济效益大幅缩水。
然而从今年看,化纤行业运行压力和风险增加。从供应端来看,随着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提升,为消化炼化产能的增长,下游配套项目继续大幅扩产,因此原料和化纤依然处于产能扩张期;从终端市场来看,我国纺织品服装市场预期降低,内销整体可能保持低速平稳增长,外需在“弱需求、高基数、订单外流”的因素影响下,增速将逐渐回落。
因此,今年化纤行业供需格局预期转弱,同时能耗“双控”或将长期存在,行业整体开工率预计基本维持或略走低。原油的宽幅震荡和走势的不确定性,将增加化纤市场风险。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