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去库存已杀到:代工巨头股价今年腰斩、多数品牌毛利遭成本大幅度侵蚀!

服装业去库存已杀到:代工巨头股价今年腰斩、多数品牌毛利遭成本大幅度侵蚀!

 时间:2022-09-12 09:34  本土零售观察、无时尚中文网

中国服装制造业龙头申洲国际上半年收入录得双位数增长,不过市场担心通胀危机将影响需求,料该中国制造巨头下半年增长放缓,绩后公司股价回吐逾2%。


上半年,总部位于宁波的申洲国际收入同比增加19.6%至135.928亿元。报告期内运动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收入增长32.4%至106.872亿元,占比78.6%大幅飙升760个基点。其他类别销售则相对疲软,休闲业务收入下滑5.4%至20.879亿元,内衣收入下滑22.0%至6.105亿元,其他针织品收入下滑33.1%至2.072亿元。  


集团指,运动业务销售增长主要受益于欧洲和美国市场运动服装订单需求上升,休闲服则受到中国和日本市场休闲装需求下降拖累,内衣表现同样受制于日本客户订单不足,其他业务收入大幅下滑则因口罩销售收入从上年同期的2.116亿元腰斩至1.098亿元。


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客户上半年分别为申洲国际贡献33.266亿元和27.205亿元收入,同比增加55.3%和54.6%,而来自日本和中国国内市场收入则分别下滑18.9%和2.5%至16.326亿元和32.208亿元。  


由于成本上涨及疫情相关支出,上半年申洲国际盈利增长未能跟上收入增幅,集团中期纯利增幅6.3%至23.666亿元。


净利润增幅弱于收入增长主要因期内毛利率下滑。2022财年集团中期毛利下滑9.1%至30.656亿元,期内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销售价格调整未能完全抵消成本上升影响,加上1月份宁波疫情导致宁波生产基地停产半个月,增加了疫情防控支出;中期毛利率22.6%同比暴跌710个基点。


不过申洲国际表示,虽受成本上涨和疫情干扰,但集团工作依然聚焦于加强未来发展之产业基础,致力于提升集团的行业竞争力。


A股中报服装业业绩普遍凉凉,刚性成本对利润形成巨大侵蚀


因美元汇率上半年走势强劲,令出口型企业受益明显。虽然申洲国际上半年毛利下降,但同期汇兑收益高达6.17亿元,成为支撑公司利润小幅增长的最大“功臣”。但其他国内服装品牌似乎更加难受。


A股中报财报季接近尾声,服装业业绩普遍低迷,行业龙头森马服饰、太平鸟扣非后盈利跌幅均超过95%,两间公司均为百亿规模级别公司,显示在不利环境下,盈利能力较低的传统服装行业,刚性成本对利润的巨大侵蚀。


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装业总营收6,884.8亿元同比增加4.5%,总利润307.3亿元同比增加4.0%。


纺织服装业的利润主要来自安踏、李宁、申洲国际等运动公司和出口制造企业。


疫情的封控措施以及消费信心走弱背景下,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对价格更为敏感,同时缩减相关开支,这让本土品牌的竞争力更加低下,即使安踏、李宁等集团的业绩也体现,消费者更倾向于专业产品,服装产品表现低迷。


服装业的困难还显示在利润的表现远落后收入端表现,这是该行业效率低下的体现,因此服装业多数品牌在经历逆境后通常更难重振。


从各个公司业绩预告分析来看,“一般大众化、四季化服饰业务的公司,订货都需提前一年设计并下单生产,一个季节出现疫情、需求下滑、流行风潮变化等突发情况,对后续几个季度的经营都会产生影响。”鞋服行业专家程伟雄认为,目前行业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已经有向未来几个季度蔓延的趋势。况且,时尚属性很强的服装品牌更容易过季,贬值也很严重。程伟雄还预计,各个品牌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折扣力度清理库存,保证资金。


此外,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常熟,以秋冬装为主,尤其是羽绒服和夹克;最近几年不断向女装、T恤等品类延伸。受疫情影响,有不少工厂开始探索直播和线上渠道,但线上也越来越卷,拼价格、拼销量,一些服装做工、面料更难以保障品质,据亿邦动力报道,今年618期间,服饰类目中小卖家的退货率几乎接近极限——70%以上属于共识,部分商家甚至逼近90%。高退货率推高成本和价格,卖家也因此苦不堪言。


这也意味着,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推动下,未来的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1653008838(1).jpg找纱、找丝就找我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