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纺织厂提前放假,也有企业满负荷生产!今年的时间不多了,企业采取什么方式挺过去?
每年的11月和12月,往往是纺织印染厂最忙碌的收尾期,不是忙着赶交最后的订单,就是忙着为明年备货。但今年,不少纺织印染工厂有了提前放假的准备。
“不少服装厂今年春节放假都准备提前。”安徽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孟卓表示,原因首先是订单少,“有些工厂几乎没订单”;其次是价格低、利润薄,接单开工只能是养活工人,难有盈利;另外是订单收款不确定性增加,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
对于纺织服装这样的传统行业,提早放假或者相对谨慎地发展以守住现金流,是当下不少企业应对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方式。
大量放假通知单
行情下行
受到外需放缓、疫情反复等影响,根据全国的出口和行业数据,纺织服装业行情呈现下行趋势。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11月7日公布的数据,在主要市场库存积压、需求下降、订单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10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和环比降幅扩大。但今年前10个月的出口仍然保持增长。
按人民币计,2022年1~10月,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800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4%,其中纺织品出口8259.5亿元,增长8.4%,服装出口9747.5亿元,增长8.4%。
其中,保暖产品出口量大幅增长、纺织品服装对RCEP成员国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出口额快速上升,显示出中国纺织品服装仍然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
苏州吴江一家面料制造企业经理李昌春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订单比去年减少了20%~30%,整体需求量萎缩,产能又过剩,行情差在情理之中。和订单缩水相比,下行趋势下,利润越来越薄才是问题所在。
“现在工厂还在生产,但都是没利润的订单,为了维持工人有工资拿。”廷镁创智(浙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雨兴告诉第一财经,今年的时间也不多了,“主要是挺过去”。
11月中上旬的盛泽丝绸化纤指数显示,根据对350家被采价单位反馈的数据监测分析,相关指数大幅下降。其中,化纤总指数收盘于98.26点,与上周相比下跌了0.26,与今年6月中旬的高位更是下降超过4个点。化纤面料价格指数、化学纤维价格以及蚕茧丝绸类产品价格指数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跌。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不少工厂准备提前放假是一种普遍的经营心态,考虑到资金回笼困难和利润等问题,企业今年年底接新订单的意愿并不强。
根据盛泽指数,今年3~9月,江浙织机的开机率明显低于过去5年的同期水平。自9月开始回升后,开机率又在11月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根据业内预测,当前上游纺织工厂停工降负的意愿较之前有所增加,多数染厂开机率仍在低位,月底仍有再次下降的可能。
关厂,是为了活下去
小编也问了几个织造企业的老板,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就今年“躺这么平”,虽说行情比较差,但是也不至于关厂关这么早吧。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没订单才关厂,但更多的不是没有订单,而是为了活下去。
一、没利润
今年做纺织的人都知道,如果做一些常规的品种,基本上赚钱就要靠运气了,有靠原料价格波动赚钱的,有靠汇率波动赚钱的,但没几个是靠着真正卖布赚钱的。为了清库存,卖布不亏钱就谢天谢地了!现在市场上的单子也差不多,基本没几个赚钱的,接了也不过是赔本赚吆喝。
二、钱难要
就算接了订单,钱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拿到的。小编了解到的情况,以往账期3个月的,现在4个月能拿到钱已经算好的了,都是老客户,说现在困难拖延一下。现在接单,年前的钱几乎肯定是要不回来的。
三、手头紧
下游的钱要不回来,做了一年因为利润低赚不到什么钱,而上游的原料厂却基本没法拖欠货款,一来二去之下,虽然账上还有钱,但现金流却吃紧了。如果接新的单子,人工、原料、水电这些都是成本,本身就没利润,钱却还只能到账上,等于又压缩了现金流,因此不是不想接单,而是不能接。
四、年难过
与贸易公司不同,织造企业因为机器、厂房等原因,需要投入更高,因此许多织造企业都以机器、厂房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贷款。但今年的现金流如此吃紧,货款一时半会都难以收到,还款方面就成为了大问题。还是那句话,钱不是没有,但都在账上,当手中的现金流只够还贷款时,就没有余钱进行新的生产了。
守住现金流是企业活下来的方式
在不确定和下行趋势之下,守住现金流是企业活下来的方式。除此之外,中小微企业也在主动寻找新的赛道和商机。
华孚控股有限公司、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在第七届“金轮杯”全国梳理技术高峰论坛作报告表示,明年纺织行业形势可能比今年更差。原因基于明年行业形势可能延续今年三四季度的态势,起码是上半年的态势。明年纺织企业的日子可能更难过,不仅是国内,东南亚纺织企业也同样面临难过的日子。当前形势下,企业家要“现金为王”,活着才是硬道理,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现金流,先要保证活下来,不要让银行抽贷,不要让一个大额的坏账影响生存。
面对外贸订单利润薄的挑战,一些企业正在开发功能性家居服。在传统纺织服装领域积累了多年,他们在供应链端拥有着快速设计,快速打板、快速打样,快速生产的能力,也试图实现从单纯卖家居服到提供家庭生活全产品解决方案的转变。
通过营销和设计团队的投入,实现从外贸到内销的大转变,变成以内销为主的局面。
不少面料企业还抓住可再生和“双碳”转型的机遇作为突破口。
主打户外运动产品的江苏罗曼罗兰集团户外新材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江南表示,公司的出口比例高达90%。从2020年开始,在销售额平稳的状态下,公司每年的订单利润都以超过40%的速度增长,而今年的销售预计增长20%,利润则将增长50%。原因就是他们把普通的产品变成了再生产品,又把再生产品做成海洋再生产品、可降解面料以及生物基面料,附加值不断提高。
为什么临近年关,
织机却是满开?
事实上,临近年末,内销外贸等行业却仍旧行情低迷,化纤、电子、印染、塑料等多个行业开始“自救”,部分企业选择了停工停产、放假结业的方式,来给这个并不乐观的2022年收尾。
同时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困扰到了小编,行情如此差劲,为什么临近年关,部分织造企业的织机却是满开?
“我们目前机器都是满开的,满开到十二月底就直接放掉了。”某主营高弹春亚纺面料企业的余总说道。
“我们后整理这块基本都是满开的,等到十二月底放假了。”某面料企业负责后整理的李总说道。
“现在厂里满开,短时间内没有降开工的打算。”某外贸企业的赵总说道。
据向业内人士进一步了解,虽然行情不好,但这些企业依然满负荷开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上几点:
一、订单问题
虽然已经来到年底,但是并不代表年底不会有订单下达,部分纺织老板依旧能在年底接到订单并且在年前出货,假设这个时候停产然后待订单到来时重新召集工人生产时间上可能会来不及,距离过年也就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按照纺织圈的惯例通常提前大半个月就直接放假了,所以索性就直接开到放假。
二、工人问题
临近过年,假设现在厂家降低开机或是直接停产,那么工厂工人肯定直接就离职回老家了,此时就会面临这一个很大的问题,且先不说订单来了没人生产这个事,明年招工又成了大麻烦,每年都会遇到招工困难,提前停产只会将招工难的问题放大,当工人觉得自己工作没有保障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选择继续在该工厂工作。
明年,市场行情会怎么样?
眼看着日子已经来到年底,除了现在的压力与问题之外,纺织老板们可能更关心明年上半年的行情会怎么样?
“明年上半年行情不会好,下半年可能会好点,总体还是要看大环境。”
“明年上半年应该也不会好,今年内销衣服不好卖,外贸单又减少,所以明年生意也不好做。”
“明年上半年应该也不会好,主要还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疫情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