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施压下的第一波冲击:原料PTA已严重亏损!涤纶长丝有望走出困境
时间:2023-02-23 08:56 生意社、金联创、化纤邦
在聚酯产业链中,无论是PX、MEG还是涤纶长丝最近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在PTA面前,还是小巫见大巫,开年以来,PTA的日子过得可谓是惨淡经营。
产能施压下的冲击:
原料PTA已严重亏损!
进入2月份,国内聚酯企业整体盈利水平较前期上升。聚酯原料PTA市场低位整理,而乙二醇市场窄幅震荡,聚酯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有所缓解,随着终端需求陆续恢复,刚需对聚酯市场存在支撑。不过随着下游接货疲软,聚酯环节库存出现累库,聚酯市场震荡下跌,聚酯企业利润出现下滑。2月中旬附近,涤丝和短纤企业利润逐步跌至盈亏线以下,聚酯切片利润徘徊在盈亏线附近,聚酯瓶片利润维持低位徘徊。截至2月16日,切片产品利润在18元/吨,瓶片产品利润在293元/吨,涤纶长丝产品利润在-7元/吨,涤纶短纤产品利润在-7元/吨。
截至2月16日数据,亚洲PX市场偏弱运行,石脑油于PX价差收窄,因此PX生产利润下滑,目前理论盈利20美元/吨,利润处于较低水平。而PTA方面,加工费延续低位。原料PX价格走弱带动PTA价格回调,故成本端压力较重,当前PTA加工费处于200元/吨偏下位置。利润亏损436元/吨。近期终端订单恢复有限,导致市场缺乏实质性需求提振,同时PTA自身供应压力较大,对价格形成制约。截至2月16日,PTA企业理论加工费维持179元/吨。
据了解,聚酯产业链利润出现分化,产业链中间环节亏损严重,主要原因在于,PTA产能过剩周期下,供应压力对市场价格形成制约;然而下游行业中瓶级PET利润较好,其他用于纺织行业产品的利润有所薄弱;原料PX随着国产化越来越高,与石脑油之间价差也不断缩小。
PTA供给收缩、终端刚性需求逐步提升
涤丝有望走出困境
而从聚酯市场来看,下游不少织造企业仍在积极复工,开工率处在逐步提升的过程中,对涤丝消费量有所上升。终端织造方面,开工率也处于季节性提升过程中,截至2月19日,江浙织机综合开工提升至50%以上。但由于下游在春节前有过一轮集中补库,原料库存大多不低,加之终端的订单情况表现不佳,年后继续补库的意愿和潜力都较低,需求恢复速度偏慢。
当前涤丝工厂出货意愿强,但下游补库动力不足,对价格形成拖累。后市来看,一方面,供需博弈会继续主导原油市场,将逐步消化对宏观压力的负反馈,油市回落空间或收窄。PTA在低加工费下,工厂检修降负意愿增强,供给大概率会出现收缩。另一方面,终端刚性需求会逐步提升,因此涤丝基本面将会有所改善,预计价格有望呈现震荡偏强走势。
总体来说,近几年国内聚酯企业大型一体化项目增多,形成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业务经营。聚酯企业在向上下游发展的同时,大为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从产业链利润分配来看,考虑PX-PTA-聚酯三环节,受到PX新装置投产冲击,PX利润存在较大的压缩空间;尽管PX价格走弱,但PTA面临产能过剩周期下,加工费难以出现良好的修复,而聚酯环节利润压缩较为稳定。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